天合环境科技
联系人:王经理
联系电话:13276363312
客服QQ:2934797297
公司邮箱:2934797297@qq.com
公司地址: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光电路155号光电产业加速器(一期)
联系人:王经理
联系电话:13276363312
客服QQ:2934797297
公司邮箱:2934797297@qq.com
公司地址: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光电路155号光电产业加速器(一期)
路面状况监测站产品介绍
TH-LM2是一款非接触式路面状态检测器,它采用遥感技术,避免了对道路的破坏,从而不会因为安装道路气象站引起的对交通的干扰。多光谱测量技术使得能准确检测道出道路表面结冰、积雪和积水的厚度。
在埋入式路面传感器不便或不能安装的路面条件下,TH-LM2检测器是最理想的选择。遥感安装,意味着不需要封闭道路、不需要切割路面,安装工作既安全又方便。维护量少,是道路气象系统组成中一项理想选择。它既可以安装在现有的气象站上,也可以安装在路面视野无遮挡的其他建筑物上。
TH-LM2检测器被安装在一个全天候、耐久的外壳中,以保证承受恶劣天气,这使得它在任何天气条件下能提供精准数据。
通过提供路面条件信息,TH-LM11检测器为道路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,在道路安全出现险情之前,采取响应措施。
路面状况监测站功能
1、检测路面积水、积雪、结冰厚度
2、远距离遥感检测路面状况
3、非埋入式安装快捷简便
4、维护成本低
5、融入现有公路自动气象监测网络
路面状况监测站应用
1、远距离安装
2、桥面
3、事故多发区域
4、车流量大的区域
5、雨雪多发地区
路面状况监测站特点
1、远距离测量路面积水、冰和雪
2、测量路面状态
3、测量积水、冰面、湿滑程度
4、非埋入式设计
5、抗锈蚀
6、红外检测最远15米
7、无需封闭车道,安装维护简单
8、坚固设计,全天候测量
路面状况监测站主要指标
型号 | TH-LM11 | ||
监测距离 | 2-15米 | ||
检测直径 | 23cm | ||
角度 | 30-90度 | ||
电源输入 | 220VAC、24VDC | ||
最大功耗 | 5W(包含镜头加热) | ||
工作温度 | -38 ºC 至 +70 ºC | ||
工作湿度 | 度0 至 100% | ||
路面状态参数输出 | 路面积水厚度: 0.00—10mm | 分辨率:0.01mm | 精度:0.1mm |
路面覆冰厚度: 0.00—10mm | |||
路面积雪厚度: 0.00—10mm | |||
路面湿滑程度: 0.00—1 | 分辨率:0.01 | ||
(*)路 面 温度: -38 ºC 至 +60 ºC | |||
(*)路 面 湿度: 0-100% | |||
(*)环境温湿度: -40 ºC 至 +70 ºC | |||
(*)大 气 压力: 150 - 1100 hPa | |||
路面状态报告 | 干燥、潮、湿、雪、冰、冰水混合 (*霜) | ||
镜头污染检测 | 光学镜头的污染等级测量及内部自动污染补偿 | ||
路面材料 | 混凝土、沥青路面 | ||
通讯 | RS485、RS232 | ||
平均无故障 | 10年 | ||
安全 | 无安全问题 – 红外遥感测量技术 |
注:有 * 标记参数为可选配置,非标配。
热成像生命探测仪可穿透烟雾、灰尘、黑暗等障碍,检测人体红外热辐射并转化为可见热图像,显示生命体位置和轮廓,帮助救援人员确定方向,提高救援效率。
在户外气象监测工作中,便携式气象仪因具备灵活便携的特点,成为众多用户的首选设备。目前市场上,云境天合品牌的便携式气象仪凭借出色的性能,在户外监测领域拥有良好的口碑,以下为大家推荐其旗下的相关型号。
在交通事业蓬勃发展的当下,极端天气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愈发凸显,交通气象站作为提前感知气象风险、保障道路顺畅通行的关键设施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一款性能卓越的交通气象站,需具备精准的数据采集能力、高效的传输与分析功能,以及强大的环境适应性能。基于市场表现、技术创新水平以及用户反馈,2025 年交通气象站厂家排行榜为交通规划者、管理者以及相关项目采购方提供专业的选型参考。
在山东,有多家专注于气象环境监测系统的供应商,它们以各自的技术实力与产品优势,为不同领域提供精准的气象数据支持。
校园气象站是衔接气象科普与教学实践的重要载体,能让学生通过实操理解气象原理,培养科学探究能力。学校在采购设备时,选择源头厂家可避免中间环节的适配偏差与成本溢价,云境天合作为专注校园气象站研发生产的源头厂家,能精准对接校园需求,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。
光伏环境监测仪作为光伏电站的 “数据管家”,专门采集电站周边及组件运行的关键环境参数,是保障电站稳定、高效发电的核心设备之一。它能实时捕捉影响发电效率的各类因素,为电站运维、功率预测和故障排查提供精准数据支撑,填补了传统人工监测效率低、数据滞后的短板。